<output id="5bh9x"></output>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濕地巡湖,人來鳥不驚
              更新時間:2025/1/21 9:51:08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南昌1月20日電 題:濕地巡湖,人來鳥不驚

                新華社記者李興文、朱雨諾

                “看,白鶴!”

                迎著獵獵湖風,老萬搶先一步登上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處二層觀鳥臺,興奮地指著湖面喊道。

                透過望遠鏡,百米開外的蝶形湖水域里,上百只白鶴或低頭覓食,或追逐嬉鬧。一陣風來,水草搖曳,幾只白鶴展翅飛向天空。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每年有數十萬只候鳥飛抵這里越冬。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有20多萬只候鳥到這里棲息。

                57歲的老萬名叫萬紹鳳。在南昌市新建區南磯鄉,鄉親們都稱他“老萬”。2020年,鄱陽湖開啟十年禁漁后,他報名擔任南磯鄉巡護隊隊員,一隊9人每天負責巡護候鳥和魚類。

                “你看,草叢里那兩只是灰雁,成排飛上天的是白琵鷺,翅膀有一圈黑色的是東方白鸛……”聊起這些遠方來的“客人”,老萬如數家珍。

                候鳥多了,游客也慕名前來。

                觀鳥臺上,不少游客掏出“長槍短炮”,架起三腳架,快門聲不斷。臺下的停車場里,懸掛著粵、川、云等地車牌的十多輛汽車依次停放。

                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道眾多,由于地處贛江、鄱陽湖和長江的關鍵節點,保護區具有良好的通江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魚類洄游的重要通道。

                巡湖至中段,看到前方有幾個人在垂釣,老萬趕緊停車,三步并作兩步跑到水邊。

                “這里是禁漁區,不能釣魚!”老萬連忙上前制止。大約十分鐘后,老萬一腳深一腳淺地回到車上,鞋面和褲子上多了泥點。

                巡湖是全天候的,有時深夜和凌晨都要突擊巡邏。不久前,老萬和隊員凌晨兩點巡湖時發現一伙人開著船電魚,趕緊報警處理�!半婔~不僅會對魚類造成傷害,還會影響整個水域生態系統,是我們巡湖要重點盯的�!崩先f一臉嚴肅。

                車行至濕地的太子河托山碼頭,老萬停下了車。五十米外,兩只大雁悠然信步,人來鳥不驚。

                “這里原來車水馬龍,開漁時十里八鄉的漁民帶著漁獲在這里交易�,F在漁民‘上岸’后,碼頭也廢棄了�!崩先f指著碼頭說。

                從小生活在鄱陽湖畔,生態越來越好,老萬是見證者。

                “那時候由于常年捕撈,湖里的魚越來越小,有時三五斤的鯰魚、鰱魚就算大魚了,如果不禁漁,終有一天會無魚可捕。如今,夏天漲水時我們開船巡湖,十多斤的魚都跳到船上來了�!崩先f笑著說。

                漁民上岸后干什么呢?同行的南磯鄉鄉長蔡曉輝告訴記者,全鄉有6000人左右,當地政府對退捕漁民進行就業創業培訓,一些漁民做民宿、干家政、開農家樂。鄉里還舉辦觀鳥節、音樂會等活動吸引游客,高峰時一天的游客接待量達5000余人次,當地也收獲了一波波的“生態流量”。

                禁漁的變化顯而易見�!按嚎床�,夏看水,秋看蘆,冬看鳥,一年四季都有人來!”蔡曉輝說。

                一路30公里的巡護路線,老萬每天至少要走兩趟,夏天水漲時坐船進入湖區,冬天淺灘裸露后就改為開車和步行。三四個小時的巡護路上,他和同事會密切關注落單的候鳥,清理廢棄的漁網和垃圾。

                暖陽之下,老萬駕駛著巡湖的電動車一路向前。車道兩邊,蘆葦搖蕩,候鳥的叫聲不絕于耳,一塊指示牌上“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的標語,格外醒目。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濕地巡湖,人來鳥不驚
              2025/1/21 9:51:08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

                新華社南昌1月20日電 題:濕地巡湖,人來鳥不驚

                新華社記者李興文、朱雨諾

                “看,白鶴!”

                迎著獵獵湖風,老萬搶先一步登上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處二層觀鳥臺,興奮地指著湖面喊道。

                透過望遠鏡,百米開外的蝶形湖水域里,上百只白鶴或低頭覓食,或追逐嬉鬧。一陣風來,水草搖曳,幾只白鶴展翅飛向天空。

                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每年有數十萬只候鳥飛抵這里越冬。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有20多萬只候鳥到這里棲息。

                57歲的老萬名叫萬紹鳳。在南昌市新建區南磯鄉,鄉親們都稱他“老萬”。2020年,鄱陽湖開啟十年禁漁后,他報名擔任南磯鄉巡護隊隊員,一隊9人每天負責巡護候鳥和魚類。

                “你看,草叢里那兩只是灰雁,成排飛上天的是白琵鷺,翅膀有一圈黑色的是東方白鸛……”聊起這些遠方來的“客人”,老萬如數家珍。

                候鳥多了,游客也慕名前來。

                觀鳥臺上,不少游客掏出“長槍短炮”,架起三腳架,快門聲不斷。臺下的停車場里,懸掛著粵、川、云等地車牌的十多輛汽車依次停放。

                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河道眾多,由于地處贛江、鄱陽湖和長江的關鍵節點,保護區具有良好的通江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魚類洄游的重要通道。

                巡湖至中段,看到前方有幾個人在垂釣,老萬趕緊停車,三步并作兩步跑到水邊。

                “這里是禁漁區,不能釣魚!”老萬連忙上前制止。大約十分鐘后,老萬一腳深一腳淺地回到車上,鞋面和褲子上多了泥點。

                巡湖是全天候的,有時深夜和凌晨都要突擊巡邏。不久前,老萬和隊員凌晨兩點巡湖時發現一伙人開著船電魚,趕緊報警處理�!半婔~不僅會對魚類造成傷害,還會影響整個水域生態系統,是我們巡湖要重點盯的�!崩先f一臉嚴肅。

                車行至濕地的太子河托山碼頭,老萬停下了車。五十米外,兩只大雁悠然信步,人來鳥不驚。

                “這里原來車水馬龍,開漁時十里八鄉的漁民帶著漁獲在這里交易�,F在漁民‘上岸’后,碼頭也廢棄了�!崩先f指著碼頭說。

                從小生活在鄱陽湖畔,生態越來越好,老萬是見證者。

                “那時候由于常年捕撈,湖里的魚越來越小,有時三五斤的鯰魚、鰱魚就算大魚了,如果不禁漁,終有一天會無魚可捕。如今,夏天漲水時我們開船巡湖,十多斤的魚都跳到船上來了�!崩先f笑著說。

                漁民上岸后干什么呢?同行的南磯鄉鄉長蔡曉輝告訴記者,全鄉有6000人左右,當地政府對退捕漁民進行就業創業培訓,一些漁民做民宿、干家政、開農家樂。鄉里還舉辦觀鳥節、音樂會等活動吸引游客,高峰時一天的游客接待量達5000余人次,當地也收獲了一波波的“生態流量”。

                禁漁的變化顯而易見�!按嚎床�,夏看水,秋看蘆,冬看鳥,一年四季都有人來!”蔡曉輝說。

                一路30公里的巡護路線,老萬每天至少要走兩趟,夏天水漲時坐船進入湖區,冬天淺灘裸露后就改為開車和步行。三四個小時的巡護路上,他和同事會密切關注落單的候鳥,清理廢棄的漁網和垃圾。

                暖陽之下,老萬駕駛著巡湖的電動車一路向前。車道兩邊,蘆葦搖蕩,候鳥的叫聲不絕于耳,一塊指示牌上“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的標語,格外醒目。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_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看9_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_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output id="5bh9x"></output>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