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南京3月26日電 題:如何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觀察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機器人制作咖啡、彈鋼琴;機器人焊接、防爆、巡檢……在26日于南京舉行的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上,不同類型、功能的“南京機器人家族”集體亮相。
近年來,南京市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
產業創新蓬勃發展 千億項目投資簽約
“南京是巴斯夫在中國和全球一體化網絡的重要一環,由巴斯夫與中石化合資建設的揚巴公司是中德強強聯合的成功典范�!卑退狗虼笾腥A區總裁樓劍鋒說,2024年大中華區啟動了包括揚巴三期在內的新一輪擴建,全面引入綠色低碳理念和技術,帶動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這是南京產業創新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南京已擁有4個國際先進制造業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均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大會期間,南京簽下了102個重大項目,計劃投資總額達1300多億元,涉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等兩大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等六大新興產業等。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民強說,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化等新興領域,南京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和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在此落戶,形成了龍頭牽引、創新要素集聚的良好產業生態。
勾勒成果轉化“路線圖” 讓“科研繁花”結出“產業碩果”
南京科教資源豐富,擁有53所高校、61所科研院所、96名兩院院士,在校大學生超100萬人。
近年來,在基礎創新方面,南京持續加大投入。2024年全市R&D投入強度達3.7%;科技創新厚積薄發,紫金山實驗室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中科院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國高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等重大平臺落地,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獲批34家。
如何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這是近年來南京一直致力破解的難題。記者采訪了解到,為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首選地,南京已初步勾勒出一張成果轉化的路線圖。
聚焦生物醫藥、信息通信兩個重點方向,南京正在建設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搭建全國高校開放共享的一站式公共轉化平臺,讓更多的“科研繁花”在南京結出“產業碩果”。
同時,構建全鏈條轉移轉化的平臺體系。建設10家概念驗證中心,20家中試平臺,30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0家高水平平臺型新型研發機構,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高速路”。
另外,南京市還加強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技術經理人隊伍�!耙贿呍趯嶒炇依铩趯殹�,一邊到企業‘挖需’,這些‘科技紅娘’牽線搭橋,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也為前來投資的企業解了燃眉之急、后顧之憂�!蹦暇┦锌萍季钟嘘P負責人說,目前南京的技術經理人已有2200多人。
打通科技轉化“堵點” 完善產業科技創新生態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南京吸引優質企業落戶的關鍵。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向東說,秦淮區政府為滿足奇安信承擔重大項目的要求,把政府的辦公樓騰出來作為企業的研發中心,“讓我們非常感動�!比缃�,奇安信在投資規模和營收規模上都位居全省前列。
完善全周期為企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覆蓋35個利企便民事項……據工信部發布的評估報告,南京位列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前列。
記者采訪了解到,圍繞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工業軟件等10余個重點領域,南京專項制定了產業支持政策,一業一策,對重點產業發展給予精準支持。大會期間,南京市又成立人工智能(軟件)、機器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通信4個產業攻堅推進辦公室,以集中全市優勢力量攻堅突破重點領域。
作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南京市組建了總規模超2000億元的4+N產業基金,以五大AIC合作設立300億元股權投資基金,為產業科技創新插上更加給力的金融翅膀。
為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南京正在推進全要素精準供給。建立部門+中心+公司的應用場景推進體系,每年發布應用場景1000個;強化新型要素供給,智能算力在2024年底已經達1.3萬P,獲批低空航線163條,綠電交易量超25億千瓦時。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南京3月26日電 題:如何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觀察
新華社記者沈汝發
機器人制作咖啡、彈鋼琴;機器人焊接、防爆、巡檢……在26日于南京舉行的2025產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上,不同類型、功能的“南京機器人家族”集體亮相。
近年來,南京市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
產業創新蓬勃發展 千億項目投資簽約
“南京是巴斯夫在中國和全球一體化網絡的重要一環,由巴斯夫與中石化合資建設的揚巴公司是中德強強聯合的成功典范�!卑退狗虼笾腥A區總裁樓劍鋒說,2024年大中華區啟動了包括揚巴三期在內的新一輪擴建,全面引入綠色低碳理念和技術,帶動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這是南京產業創新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南京已擁有4個國際先進制造業集群,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均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大會期間,南京簽下了102個重大項目,計劃投資總額達1300多億元,涉及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等兩大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等六大新興產業等。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民強說,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數字化等新興領域,南京憑借雄厚的產業基礎和開放包容的創新環境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在此落戶,形成了龍頭牽引、創新要素集聚的良好產業生態。
勾勒成果轉化“路線圖” 讓“科研繁花”結出“產業碩果”
南京科教資源豐富,擁有53所高校、61所科研院所、96名兩院院士,在校大學生超100萬人。
近年來,在基礎創新方面,南京持續加大投入。2024年全市R&D投入強度達3.7%;科技創新厚積薄發,紫金山實驗室重大原創成果持續涌現,中科院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國高校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等重大平臺落地,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獲批34家。
如何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這是近年來南京一直致力破解的難題。記者采訪了解到,為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首選地,南京已初步勾勒出一張成果轉化的路線圖。
聚焦生物醫藥、信息通信兩個重點方向,南京正在建設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搭建全國高校開放共享的一站式公共轉化平臺,讓更多的“科研繁花”在南京結出“產業碩果”。
同時,構建全鏈條轉移轉化的平臺體系。建設10家概念驗證中心,20家中試平臺,30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0家高水平平臺型新型研發機構,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高速路”。
另外,南京市還加強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技術經理人隊伍�!耙贿呍趯嶒炇依铩趯殹�,一邊到企業‘挖需’,這些‘科技紅娘’牽線搭橋,不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也為前來投資的企業解了燃眉之急、后顧之憂�!蹦暇┦锌萍季钟嘘P負責人說,目前南京的技術經理人已有2200多人。
打通科技轉化“堵點” 完善產業科技創新生態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南京吸引優質企業落戶的關鍵。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向東說,秦淮區政府為滿足奇安信承擔重大項目的要求,把政府的辦公樓騰出來作為企業的研發中心,“讓我們非常感動�!比缃�,奇安信在投資規模和營收規模上都位居全省前列。
完善全周期為企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覆蓋35個利企便民事項……據工信部發布的評估報告,南京位列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前列。
記者采訪了解到,圍繞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工業軟件等10余個重點領域,南京專項制定了產業支持政策,一業一策,對重點產業發展給予精準支持。大會期間,南京市又成立人工智能(軟件)、機器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通信4個產業攻堅推進辦公室,以集中全市優勢力量攻堅突破重點領域。
作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南京市組建了總規模超2000億元的4+N產業基金,以五大AIC合作設立300億元股權投資基金,為產業科技創新插上更加給力的金融翅膀。
為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南京正在推進全要素精準供給。建立部門+中心+公司的應用場景推進體系,每年發布應用場景1000個;強化新型要素供給,智能算力在2024年底已經達1.3萬P,獲批低空航線163條,綠電交易量超25億千瓦時。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