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5bh9x"></output>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臺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時評 > 懷川時評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給城市留下更多“往日記憶”
              □聆 聽
              更新時間:2024/12/17 10:31:35    來源:焦作晚報

                地處焦輝路南側、富康路西側的焦作市陶三文化藝術園項目,原為焦作市陶瓷三廠遺址。這座始建于1957年,2008年破產的老陶瓷廠占地100余畝,是我市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陶瓷工業遺址。該項目以強化工業遺產保護為目標,采取修舊如舊、原汁原味改造原則,保護好園區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力圖重現歷史原貌。

              (據《焦作晚報》)

                在以往的城市拆遷重建中,大多都是一拆了之,在原地新建起現代化的建筑群。這樣的建設模式雖然讓城市有了全新的風貌,卻失去了一個城市寶貴的歷史風貌和“往日記憶”,給市民也給歷史留下不少失落和遺憾。如何能夠在城市的現代化發展中留住城市的文化根脈,留住城市歷史原味,這是一個值得探索和實踐的問題。

                一個城市的老建筑就像樹的年輪一樣,記載著城市的歷史和往昔;也像一本厚重的書,積淀著城市的百年或千年文化。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不可避免的舊城改造使得許多城市特色歷史街區和具有文化記憶的特色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現代建筑,導致城市失去了時間厚度和自己的個性。這樣的改變不僅割斷了歷史的血脈,讓城市漸漸變得乏味,缺乏應有的文化厚度和更多的吸引力,也讓城市的文化特色不斷淡化,讓城市的“往日記憶”漸漸遠去。

                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拆遷留下的后遺癥呢?那就是盡可能地實施拆遷保護,依法依規地對具有城市記憶功能的老街區、老建筑進行文化資源調查,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論證,并充分考慮市民的意見和述求,在這個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并且要在實施中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這些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和歷史風貌得到有效保護。

                焦作陶三文化藝術園項目雖然不大,但是勇于探索和實踐,為我們的城市改造做出了樣板,也給焦作市民和這個城市留下了令人欣慰的“往日記憶”。

              總值班:王靜鋒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李 琳

              編 輯:陳 婷

              �!Γ豪罴t巖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給城市留下更多“往日記憶”
              □聆 聽
              2024/12/17 10:31:35    來源:焦作晚報

                地處焦輝路南側、富康路西側的焦作市陶三文化藝術園項目,原為焦作市陶瓷三廠遺址。這座始建于1957年,2008年破產的老陶瓷廠占地100余畝,是我市僅有的保存最完整的陶瓷工業遺址。該項目以強化工業遺產保護為目標,采取修舊如舊、原汁原味改造原則,保護好園區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力圖重現歷史原貌。

              (據《焦作晚報》)

                在以往的城市拆遷重建中,大多都是一拆了之,在原地新建起現代化的建筑群。這樣的建設模式雖然讓城市有了全新的風貌,卻失去了一個城市寶貴的歷史風貌和“往日記憶”,給市民也給歷史留下不少失落和遺憾。如何能夠在城市的現代化發展中留住城市的文化根脈,留住城市歷史原味,這是一個值得探索和實踐的問題。

                一個城市的老建筑就像樹的年輪一樣,記載著城市的歷史和往昔;也像一本厚重的書,積淀著城市的百年或千年文化。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不可避免的舊城改造使得許多城市特色歷史街區和具有文化記憶的特色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現代建筑,導致城市失去了時間厚度和自己的個性。這樣的改變不僅割斷了歷史的血脈,讓城市漸漸變得乏味,缺乏應有的文化厚度和更多的吸引力,也讓城市的文化特色不斷淡化,讓城市的“往日記憶”漸漸遠去。

                那么,怎樣才能改變這種拆遷留下的后遺癥呢?那就是盡可能地實施拆遷保護,依法依規地對具有城市記憶功能的老街區、老建筑進行文化資源調查,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論證,并充分考慮市民的意見和述求,在這個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并且要在實施中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這些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和歷史風貌得到有效保護。

                焦作陶三文化藝術園項目雖然不大,但是勇于探索和實踐,為我們的城市改造做出了樣板,也給焦作市民和這個城市留下了令人欣慰的“往日記憶”。

              總值班:王靜鋒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李 琳

              編 輯:陳 婷

              �!Γ豪罴t巖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_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看9_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_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output id="5bh9x"></output>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

                    <menuitem id="5bh9x"></menuitem>
                    <video id="5bh9x"></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