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漢代陶倉樓、唐朝墓葬壁畫遺跡、明清古寨的村落遺址……近日,馬村區馬村街道白莊村村史館經過升級改造,以全新面貌華麗亮相,吸引許多村民、市民前來參觀。他們將村史館各個展廳內容發布至網絡平臺,引來網友們的紛紛點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白莊村“兩委”突出黨建引領,堅持“四抓、四起來”的發展模式,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該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五星黨支部”“河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焦作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先進單位”“焦作市文明村鎮”等稱號。
為全面展示白莊村風采、傳承鄉土文化、以文化振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2023年,白莊村對原村史館進行升級改造,村史館由原來的400平方米擴建至現在的近1000平方米。場館分為八大展區:走進白莊,了解村史概況;深入白莊,歷史厚重生香;禮贊白莊,革命英雄長廊;發展白莊,黨建引領向上;奮進白莊,工農商貿有方;再建白莊,新村成為榜樣;人文白莊,群英薈萃閃光;未來白莊,豫北名村飛翔。村史館配備有專兼職解說員和接待人員3名,采用大型沙盤模型、燈光平面展板、立體展柜、油布燈箱、情景再現、繪畫、實物、大型電子屏、聲音播放器等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形式,展示白莊村各歷史階段變遷和民情風俗。該館在2023年被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評為首批“河南省村史館示范點”。
“1938年,日本鬼子占領焦作后,白莊村村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甘壓迫、奮起反抗。這就是咱們白莊村的民風,心懷大義、不屈不撓�!贝迨佛^內,老黨員張多妮深情地說道,“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政府的幫扶下,村里從一窮二白,為吃喝發愁到高樓大廈,有吃有喝。面對村里這些年的大變樣,我們不能驕傲自滿,要繼續好好干,過上更好的日子�!�
“以前,只是聽村里老人口述過村里的革命故事,但并不詳細全面�,F在每天看著館內一份一份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零散的故事串成了線,老一輩艱苦卓絕、英勇戰斗的事跡讓人敬佩。我們要學習、傳承、發揚白莊村精神,在村史館留下屬于自己的足跡�!卑浊f村村史館解說員盧婧妍說。
村史館陳列的絕大多數物件由該村村民捐獻。村民們看到自己家的老物件,就會想起自己的家史,一家一戶的歷史又匯成了一部村史。村史館不僅留住了村史,更為村民留住了鄉愁。
“村史館通過網絡傳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參觀,看到村史館如此受歡迎,白莊村全體村民備受鼓舞。我們將以建設村史館為契機,繼續發揚‘清白做人,公平公正,清白處事,敢拼能為’的白莊精神,持續激活鄉土文化資源,不斷推動鄉村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互相促進,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注入更強精神動力�!卑浊f村黨委書記盧國強表示。
記者 李潤生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漢代陶倉樓、唐朝墓葬壁畫遺跡、明清古寨的村落遺址……近日,馬村區馬村街道白莊村村史館經過升級改造,以全新面貌華麗亮相,吸引許多村民、市民前來參觀。他們將村史館各個展廳內容發布至網絡平臺,引來網友們的紛紛點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白莊村“兩委”突出黨建引領,堅持“四抓、四起來”的發展模式,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該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五星黨支部”“河南省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焦作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先進單位”“焦作市文明村鎮”等稱號。
為全面展示白莊村風采、傳承鄉土文化、以文化振興助推鄉村全面振興,2023年,白莊村對原村史館進行升級改造,村史館由原來的400平方米擴建至現在的近1000平方米。場館分為八大展區:走進白莊,了解村史概況;深入白莊,歷史厚重生香;禮贊白莊,革命英雄長廊;發展白莊,黨建引領向上;奮進白莊,工農商貿有方;再建白莊,新村成為榜樣;人文白莊,群英薈萃閃光;未來白莊,豫北名村飛翔。村史館配備有專兼職解說員和接待人員3名,采用大型沙盤模型、燈光平面展板、立體展柜、油布燈箱、情景再現、繪畫、實物、大型電子屏、聲音播放器等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形式,展示白莊村各歷史階段變遷和民情風俗。該館在2023年被省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評為首批“河南省村史館示范點”。
“1938年,日本鬼子占領焦作后,白莊村村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不甘壓迫、奮起反抗。這就是咱們白莊村的民風,心懷大義、不屈不撓�!贝迨佛^內,老黨員張多妮深情地說道,“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政府的幫扶下,村里從一窮二白,為吃喝發愁到高樓大廈,有吃有喝。面對村里這些年的大變樣,我們不能驕傲自滿,要繼續好好干,過上更好的日子�!�
“以前,只是聽村里老人口述過村里的革命故事,但并不詳細全面�,F在每天看著館內一份一份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零散的故事串成了線,老一輩艱苦卓絕、英勇戰斗的事跡讓人敬佩。我們要學習、傳承、發揚白莊村精神,在村史館留下屬于自己的足跡�!卑浊f村村史館解說員盧婧妍說。
村史館陳列的絕大多數物件由該村村民捐獻。村民們看到自己家的老物件,就會想起自己的家史,一家一戶的歷史又匯成了一部村史。村史館不僅留住了村史,更為村民留住了鄉愁。
“村史館通過網絡傳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參觀,看到村史館如此受歡迎,白莊村全體村民備受鼓舞。我們將以建設村史館為契機,繼續發揚‘清白做人,公平公正,清白處事,敢拼能為’的白莊精神,持續激活鄉土文化資源,不斷推動鄉村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互相促進,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注入更強精神動力�!卑浊f村黨委書記盧國強表示。
記者 李潤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