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小叔子“海洋”沉迷賭博,婆婆嬌慣縱容,費盡心機從大兒媳“鳥姐”身上薅羊毛為小兒子籌集賭資,沒想到這種無底線的溺愛最終將小兒子“海洋”送進了監獄……來自博愛縣的網紅“壓寨夫人”新拍攝的短視頻日前剛一上線,很快受到了全網的關注和點贊,網友們紛紛留言:“短視頻很接地氣,我們在刷視頻時也很受教育!”
“壓寨夫人”是近兩年走紅的焦作網紅博主,本名李鳥,博愛縣孝敬鎮東界溝村人�!拔沂巧谵r村長在農村,演的也是有關農村家長里短的小故事,沒想到這么受大家歡迎!”李鳥說。
2022年1月,李鳥和村里的幾個鄰居一起開始嘗試拍短視頻,注冊了短視頻賬號“壓寨夫人”。因為沒有經驗,短視頻賬號關注度一直不高,李鳥并不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反復研究琢磨,在拍什么內容上下足了功夫。偶爾一天,李鳥發現村里鄰居兩口倆為生活瑣事吵鬧的不可開交,這件事讓李鳥心中有了思路,她要以通過拍攝正能量短視頻連續劇的方式為村內的移風易俗提供新動能,把身邊的事拍攝成短視頻,引導村民在生活中要家庭和睦、鄰里融洽、知書達理。當李鳥的第一個系列視頻《緣分》做好,沒想到發布后收獲不少網友評論和關注,網友們留言說剛觀看時感覺很搞笑,觀看視頻中就會逐漸發現其中蘊含著大道理。
此后,李鳥集編劇、導演、演員于一身,自學腳本創作、運鏡、收音和視頻剪輯等知識。用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一個收音設備等裝備,加上鐵釬、扁擔、鋤頭等農具作為道具,以房前屋后、村頭巷尾、田間地頭為背景,自編自導自演原創短視頻作品。相繼拍攝的《“賽斯特”相親記》《紙醉金迷》《遇見》《香水有毒》《閑話記》系列短視頻都以農村日常生活為背景,以“鳥姐”與親戚幾個家庭之間的人際關系、親情變化為主線,其他村民關系為支線,通過生動樸實、詼諧幽默的故事情節將愛國敬業、誠信經營、樂于助人、勤奮創業、支農助農等內容,編拍短視頻,教育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截至目前,李鳥在短視頻平臺注冊的“壓寨夫人”賬號共有10.6萬粉絲,獲得184.7萬點贊�!�
講鄉村的故事,說鄉村的生活,賣鄉村的產品,做鄉村的“網紅”,是李鳥不懈的追求。隨著粉絲量不斷地增加,李鳥在短視頻中一方面傳播焦作人文景觀和民風民俗,增強我市網友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另一方面,李鳥通過短視頻為家鄉企業、產品代言,幫助家鄉父老走上新媒體帶貨之路,讓優質農產品插上互聯網“翅膀”飛向全國各地,帶動村民共富,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記者 李潤生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小叔子“海洋”沉迷賭博,婆婆嬌慣縱容,費盡心機從大兒媳“鳥姐”身上薅羊毛為小兒子籌集賭資,沒想到這種無底線的溺愛最終將小兒子“海洋”送進了監獄……來自博愛縣的網紅“壓寨夫人”新拍攝的短視頻日前剛一上線,很快受到了全網的關注和點贊,網友們紛紛留言:“短視頻很接地氣,我們在刷視頻時也很受教育!”
“壓寨夫人”是近兩年走紅的焦作網紅博主,本名李鳥,博愛縣孝敬鎮東界溝村人�!拔沂巧谵r村長在農村,演的也是有關農村家長里短的小故事,沒想到這么受大家歡迎!”李鳥說。
2022年1月,李鳥和村里的幾個鄰居一起開始嘗試拍短視頻,注冊了短視頻賬號“壓寨夫人”。因為沒有經驗,短視頻賬號關注度一直不高,李鳥并不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反復研究琢磨,在拍什么內容上下足了功夫。偶爾一天,李鳥發現村里鄰居兩口倆為生活瑣事吵鬧的不可開交,這件事讓李鳥心中有了思路,她要以通過拍攝正能量短視頻連續劇的方式為村內的移風易俗提供新動能,把身邊的事拍攝成短視頻,引導村民在生活中要家庭和睦、鄰里融洽、知書達理。當李鳥的第一個系列視頻《緣分》做好,沒想到發布后收獲不少網友評論和關注,網友們留言說剛觀看時感覺很搞笑,觀看視頻中就會逐漸發現其中蘊含著大道理。
此后,李鳥集編劇、導演、演員于一身,自學腳本創作、運鏡、收音和視頻剪輯等知識。用一部手機、一個三腳架、一個收音設備等裝備,加上鐵釬、扁擔、鋤頭等農具作為道具,以房前屋后、村頭巷尾、田間地頭為背景,自編自導自演原創短視頻作品。相繼拍攝的《“賽斯特”相親記》《紙醉金迷》《遇見》《香水有毒》《閑話記》系列短視頻都以農村日常生活為背景,以“鳥姐”與親戚幾個家庭之間的人際關系、親情變化為主線,其他村民關系為支線,通過生動樸實、詼諧幽默的故事情節將愛國敬業、誠信經營、樂于助人、勤奮創業、支農助農等內容,編拍短視頻,教育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截至目前,李鳥在短視頻平臺注冊的“壓寨夫人”賬號共有10.6萬粉絲,獲得184.7萬點贊�!�
講鄉村的故事,說鄉村的生活,賣鄉村的產品,做鄉村的“網紅”,是李鳥不懈的追求。隨著粉絲量不斷地增加,李鳥在短視頻中一方面傳播焦作人文景觀和民風民俗,增強我市網友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另一方面,李鳥通過短視頻為家鄉企業、產品代言,幫助家鄉父老走上新媒體帶貨之路,讓優質農產品插上互聯網“翅膀”飛向全國各地,帶動村民共富,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記者 李潤生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