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近年來,修武縣堅持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通過體系、隊伍、陣地、資源“四重構”,促進組織、力量、服務、聯動“四融合”,著力構建“上下聯動、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截至目前,城南、為民、城北社區已完成優化新建,新增服務場所2000余平方米,增設兒童活動室、棋牌室、心理咨詢室、創客空間等群眾服務性功能室23個,城東、城西社區正在推進實施,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體系重構,促進組織融合。把原有7個社區的210個樓院小區、1.5萬余戶4萬多名群眾優化調整為5個社區,劃轉至城關鎮,促進組織融合�?h級統籌解難題。把社區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建立“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工作舉措、一竿子抓到底”的“四個一”推進機制,協調解決問題18個,在“定題破題”中全力推進社區建設。鄉級謀劃壓責任。壓實鄉鎮黨委書記責任,謀劃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組織社區兩委干部入戶收集群眾意見,邀請黨員和群眾代表召開民意座談會,形成了縣鄉同頻共振、步調一致抓社區黨建的良好局面。培育社區“領頭雁”。配優社區兩委班子,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開展“五星”支部創建講演活動5期,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綜合素養和履職能力,實現組織架構全面革新、管理缺位全面補齊。
隊伍重構,促進力量融合。做強骨干力量。堅持因地制宜,以300~500戶為標準劃分網格,共劃分66個網格。制定格員工作清單和網格隊伍管理辦法,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工作落實。做實下沉力量。選派6名科級干部擔任社區黨建指導員,動員退休居民、業委會成員、有威望黨員等76人參與社區工作,按需配齊配強網格隊伍。做優聯動力量。注重整合黨建、綜治、公安、城管、信訪、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力量,做到多網合一、一網通辦、一網辦結。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公示專兼職網格員信息,讓群眾隨時隨地找到人、能辦事。今年年初以來,各社區依托網格化管理機制,摸排各類矛盾糾紛92起,化解78起;排查安全隱患46處,已全部整改完畢,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陣地重構,促進資源融合。整合部門力量對城區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分批開展建設,共新建2個、改造3個。爭取項目新建陣地。利用民政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項目,新建了城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讓社區花小錢辦大事。盤活資源提升陣地。以國有資產清理有利契機,改造提升兩處辦公場所,打造成為民社區、城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斷完善養老、托幼等各項功能,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為民辦實事用好陣地。圍繞理論宣講、醫療健康、就業咨詢等內容,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累計舉辦各類活動200余場次,群眾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明顯提升。
機制重構,促進服務融合。強化支部聯建。以黨建共建活動為紐帶,簽訂聯建協議81份,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共同構筑“資源共享、雙向服務、雙贏共進”的黨建工作新格局。落實“雙報到”機制。按照就近就需原則,以“固定+動態”相結合的方式,在職黨員報到并認領宣傳教育、便民服務、文明建設、矛盾調解以及環境整治5大類服務崗位,解決群眾身邊“關鍵小事”28件。推進社區群眾自治。指導幸�;▓@、銀河城等7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指導170余個無主樓院成立黨群議事會105個,成員著重從“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居民黨員、退伍軍人、熱心群眾等群體中推選,實現群眾自治組織覆蓋率100%。今年年初以來,開展黨建聯建活動47次,辦理民生實事37件,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修組)
總值班:王靜鋒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劉振毅 |
編 輯:陳 婷 |
�!Γ杭А∠� |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近年來,修武縣堅持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通過體系、隊伍、陣地、資源“四重構”,促進組織、力量、服務、聯動“四融合”,著力構建“上下聯動、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截至目前,城南、為民、城北社區已完成優化新建,新增服務場所2000余平方米,增設兒童活動室、棋牌室、心理咨詢室、創客空間等群眾服務性功能室23個,城東、城西社區正在推進實施,預計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體系重構,促進組織融合。把原有7個社區的210個樓院小區、1.5萬余戶4萬多名群眾優化調整為5個社區,劃轉至城關鎮,促進組織融合�?h級統籌解難題。把社區黨建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建立“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工作舉措、一竿子抓到底”的“四個一”推進機制,協調解決問題18個,在“定題破題”中全力推進社區建設。鄉級謀劃壓責任。壓實鄉鎮黨委書記責任,謀劃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組織社區兩委干部入戶收集群眾意見,邀請黨員和群眾代表召開民意座談會,形成了縣鄉同頻共振、步調一致抓社區黨建的良好局面。培育社區“領頭雁”。配優社區兩委班子,組織外出參觀學習,開展“五星”支部創建講演活動5期,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書記的綜合素養和履職能力,實現組織架構全面革新、管理缺位全面補齊。
隊伍重構,促進力量融合。做強骨干力量。堅持因地制宜,以300~500戶為標準劃分網格,共劃分66個網格。制定格員工作清單和網格隊伍管理辦法,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工作落實。做實下沉力量。選派6名科級干部擔任社區黨建指導員,動員退休居民、業委會成員、有威望黨員等76人參與社區工作,按需配齊配強網格隊伍。做優聯動力量。注重整合黨建、綜治、公安、城管、信訪、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力量,做到多網合一、一網通辦、一網辦結。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公示專兼職網格員信息,讓群眾隨時隨地找到人、能辦事。今年年初以來,各社區依托網格化管理機制,摸排各類矛盾糾紛92起,化解78起;排查安全隱患46處,已全部整改完畢,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陣地重構,促進資源融合。整合部門力量對城區5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分批開展建設,共新建2個、改造3個。爭取項目新建陣地。利用民政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項目,新建了城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讓社區花小錢辦大事。盤活資源提升陣地。以國有資產清理有利契機,改造提升兩處辦公場所,打造成為民社區、城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斷完善養老、托幼等各項功能,提升為民服務能力。為民辦實事用好陣地。圍繞理論宣講、醫療健康、就業咨詢等內容,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累計舉辦各類活動200余場次,群眾對社區服務的滿意度和認可度明顯提升。
機制重構,促進服務融合。強化支部聯建。以黨建共建活動為紐帶,簽訂聯建協議81份,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融合,共同構筑“資源共享、雙向服務、雙贏共進”的黨建工作新格局。落實“雙報到”機制。按照就近就需原則,以“固定+動態”相結合的方式,在職黨員報到并認領宣傳教育、便民服務、文明建設、矛盾調解以及環境整治5大類服務崗位,解決群眾身邊“關鍵小事”28件。推進社區群眾自治。指導幸�;▓@、銀河城等7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指導170余個無主樓院成立黨群議事會105個,成員著重從“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居民黨員、退伍軍人、熱心群眾等群體中推選,實現群眾自治組織覆蓋率100%。今年年初以來,開展黨建聯建活動47次,辦理民生實事37件,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修組)
總值班:王靜鋒 |
統 籌:曾琳琳 |
責 編:劉 佳 |
審 核:劉振毅 |
編 輯:陳 婷 |
�!Γ杭А∠�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