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要聞
在山東青島港,大型起重機械作業正忙。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朱哲 攝
□本報記者 陳輝
山河攜手,豫魯有約。這兩天,河南、山東兩省開啟了一場深度合作。
3月22日至23日,省委書記劉寧、省長王凱帶隊到山東省學習考察,共同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深化豫魯合作。
同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豫魯兩省攜起手來,勇擔“大省挑大梁”使命。這一幕,讓記者不由得想起最近在兩省都比較熱的一個詞:“大象”。
“大象”最近在河南被熱議,緣于財經作家秦朔撰寫的《河南跑出來“三頭象”》,文中把胖東來、蜜雪冰城、泡泡瑪特這三個從河南走出來的現象級消費品牌稱為“三頭象”。這一點睛之筆,讓河南人對身邊的產業“大象”有了更多關注。
“大象”在山東同樣是個熱詞。山東經濟曾被稱為“大象經濟”:經濟總量大、大塊頭企業多、傳統產業占比重。近幾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成效,如今喜歡用“大象起舞”“大象轉身”等新詞談論經濟轉型的成果。
“河南三頭象”“山東大象”,意思不盡相同,但內涵一樣,都是要尋找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培育自己的核心產業、明星企業,扛穩“經濟大省挑大梁”的重擔。
作為好鄰居、好兄弟,兩省一方面學習借鑒對方養育“大象”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也可以借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機遇,加強協力作為,聯手培育帶有豫魯雙方基因的“新大象”。
在培育自有“大象”上,山東目前優勢明顯�!爸袊�500強企業”數量位居第二、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位居第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位居第一,硬核實力拉滿。
與之相比,河南整體實力有差距,但河南也在持續養育“大象”,像胖東來、蜜雪冰城這樣的消費巨頭,放眼全國也是稀缺資源。牧原、宇通等“大象”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超聚變、漢威科技等“小巨人”也逐步成長為各自行業的“大象”。
河南“大象”少,山東“大象”多,學習山東經驗是當務之急。在魯期間,考察團先后走進山東重工集團、浪潮集團、海爾集團、青島港等地,實地學習考察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數字經濟發展以及智慧港口建設、對外開放等情況。
學習的這些企業都是“大象”,還是正在起舞的“大象”�!按笙蟆背晒︕D身,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
學什么?學山東重工的產業整合和高端技術突破,學海爾的生態打造和管理模式創新,學青島港的綠色智慧建設和供應鏈綜合服務。
學這些“大象”既有龐大的身軀,又有矯健的步伐,既有創新力,又有靈活性。
也有人說,經濟發展不能光靠“大象”,還需要“螞蟻雄兵”。兩者并不矛盾。對經濟大省而言,“大象”企業好處多,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華為、比亞迪、阿里巴巴都是“大象”,不僅自己強,還帶動了整條產業鏈上的“螞蟻”。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豫魯兩省產業界也在思考,如何通過區域融合發展培育新的“大象”,這一點,兩地已經在探索。
山東重工下屬的中國重汽用上了許昌遠東傳動軸等65家河南企業的產品,山東浪潮集團和河南中鐵裝備聯合打造了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大腦”,海爾集團在河南建設了占地1000多畝的海爾鄭州創新產業園。
再放眼兩省都有優勢的行業如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可合作、可協同、可配套的產業比比皆是。
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所說,豫魯兩省工業實力都很強,要加強產業的協同效應。未來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生態和生態之間的對話,兩省的產業鏈優勢如果嫁接好,可以實現倍增效果。
中原沃土、齊魯大地,皆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語中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這是兩地自帶的氣質,也是新時代豫魯人民的精氣神。
新的一年,河南、山東兩省多次發出聲音,干出“走在前”的樣子,干出“挑大梁”的擔當。既發出了拼經濟的強烈信號,也展現了經濟大省的氣魄與信心。
“執大象,天下往”,豫魯合作再上新臺階,攜手打造“象群之舞”,必能干出一個出彩的未來。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在山東青島港,大型起重機械作業正忙。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朱哲 攝
□本報記者 陳輝
山河攜手,豫魯有約。這兩天,河南、山東兩省開啟了一場深度合作。
3月22日至23日,省委書記劉寧、省長王凱帶隊到山東省學習考察,共同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深化豫魯合作。
同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豫魯兩省攜起手來,勇擔“大省挑大梁”使命。這一幕,讓記者不由得想起最近在兩省都比較熱的一個詞:“大象”。
“大象”最近在河南被熱議,緣于財經作家秦朔撰寫的《河南跑出來“三頭象”》,文中把胖東來、蜜雪冰城、泡泡瑪特這三個從河南走出來的現象級消費品牌稱為“三頭象”。這一點睛之筆,讓河南人對身邊的產業“大象”有了更多關注。
“大象”在山東同樣是個熱詞。山東經濟曾被稱為“大象經濟”:經濟總量大、大塊頭企業多、傳統產業占比重。近幾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成效,如今喜歡用“大象起舞”“大象轉身”等新詞談論經濟轉型的成果。
“河南三頭象”“山東大象”,意思不盡相同,但內涵一樣,都是要尋找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培育自己的核心產業、明星企業,扛穩“經濟大省挑大梁”的重擔。
作為好鄰居、好兄弟,兩省一方面學習借鑒對方養育“大象”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也可以借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機遇,加強協力作為,聯手培育帶有豫魯雙方基因的“新大象”。
在培育自有“大象”上,山東目前優勢明顯�!爸袊�500強企業”數量位居第二、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位居第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位居第一,硬核實力拉滿。
與之相比,河南整體實力有差距,但河南也在持續養育“大象”,像胖東來、蜜雪冰城這樣的消費巨頭,放眼全國也是稀缺資源。牧原、宇通等“大象”也在不斷推陳出新,超聚變、漢威科技等“小巨人”也逐步成長為各自行業的“大象”。
河南“大象”少,山東“大象”多,學習山東經驗是當務之急。在魯期間,考察團先后走進山東重工集團、浪潮集團、海爾集團、青島港等地,實地學習考察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產業、數字經濟發展以及智慧港口建設、對外開放等情況。
學習的這些企業都是“大象”,還是正在起舞的“大象”�!按笙蟆背晒︕D身,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
學什么?學山東重工的產業整合和高端技術突破,學海爾的生態打造和管理模式創新,學青島港的綠色智慧建設和供應鏈綜合服務。
學這些“大象”既有龐大的身軀,又有矯健的步伐,既有創新力,又有靈活性。
也有人說,經濟發展不能光靠“大象”,還需要“螞蟻雄兵”。兩者并不矛盾。對經濟大省而言,“大象”企業好處多,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華為、比亞迪、阿里巴巴都是“大象”,不僅自己強,還帶動了整條產業鏈上的“螞蟻”。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豫魯兩省產業界也在思考,如何通過區域融合發展培育新的“大象”,這一點,兩地已經在探索。
山東重工下屬的中國重汽用上了許昌遠東傳動軸等65家河南企業的產品,山東浪潮集團和河南中鐵裝備聯合打造了隧道掘進裝備行業“大腦”,海爾集團在河南建設了占地1000多畝的海爾鄭州創新產業園。
再放眼兩省都有優勢的行業如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可合作、可協同、可配套的產業比比皆是。
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所說,豫魯兩省工業實力都很強,要加強產業的協同效應。未來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生態和生態之間的對話,兩省的產業鏈優勢如果嫁接好,可以實現倍增效果。
中原沃土、齊魯大地,皆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語中有“太平有象”“喜象升平”,這是兩地自帶的氣質,也是新時代豫魯人民的精氣神。
新的一年,河南、山東兩省多次發出聲音,干出“走在前”的樣子,干出“挑大梁”的擔當。既發出了拼經濟的強烈信號,也展現了經濟大省的氣魄與信心。
“執大象,天下往”,豫魯合作再上新臺階,攜手打造“象群之舞”,必能干出一個出彩的未來。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